擠迫是香港的既有優勢。
我們的複雜、擁擠、曖昧、不協調、半唐番……吸引了幾許國際目光。
混雜中,我們醞釀了獨特的建築、電影、音樂、文學、小說、設計、漫畫、茶餐廳、砵仔糕、油炸鬼 ……並成為了香港學派。
文化評論人胡恩威,這次透過文字來閱讀城市。
在新書《香港風格》中,看透了香港,在這石屎森林裡,尋找美學和夢魘。
從老區的風味到新建築的霸氣、從雲石建築到茶餐廳的卡位、拉閘、紙皮石,還有城中公共空間的鬧劇、政府政策的謬誤、香港風格的承傳與實驗,而不斷破舊立新的氣氛下,不知不覺間,社區和鄉村都遺失在這城市裡。
......(更多)
序
在香港大學讀書的時候,最喜歡從港大薄扶林道的校舍慢慢步行到中環。上路是從般含道堅道荷李活道,下路是水街皇后大道。上路是住宅和大樹,樓房之間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尖沙嘴、中環的場景。下路就是各式各樣的老商店、洋服店、舊式茶樓、押舖、南貨店,與及不同時期的樓房。
這種在城市中步行的經驗是一種閱讀城市的方法,把這種經驗用文字記錄下來,用數碼攝錄機拍攝下來,再重新編排和整理,成為另一種閱讀城市的材料。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未完成的Arcades Project以巴黎的Arcades(即現在的商場)作為出發點,透過與Arcades相關的事物和現象,由Arcades的建築結構、設計風格、商業運作、社會現象等等不同角度,分析工業革命以後的巴黎,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其研究方法不是學院式那種專科角度,而是跨科目(工程、建築、哲學、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跨界別的研究。
Arcades Project多年來都是歐美知識分子和文化研究學者傳統中的“史詩式”計劃,也是研究城市的典範計劃。
這個傳說中的未完成計劃,其英文本終於在1999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整個計劃的結構就像是一本關於城市的字典,城市的資料庫,由A-Z,每個字母下面分成不同的項目,每個項目下面除了班雅明自己的分析短文以外,還引述了其他文本,可能是介紹巴黎的旅遊書、巴黎政府的官方文件、馬克斯對資本主義的分析、尼采對建築的看法、雨果的文學創作……這些文本的重新組合,提供了一種新的“閱讀城市方法”。
A-Z的各個項目主旨放在二十一世紀的城市來分析,絕對適合。“O”的賣淫和賭博、“G”的廣告、“L”的夢想家居,“P”的街道、“R”的Mirrors鏡、“N”的關於知識的理論(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進步的理論(theory of progress),“B”的時裝(Fashion),“X”的馬克斯……班雅明認為巴黎是19世紀的首都,是西方工業革命之後第一個真真正正的國際大都會。
ARCADES的哈佛版收集了班雅明1935和1939年的“Paris, the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Paris,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是整個ARCADES計劃的前言,班雅明的ARCADES說明了城市的興起將會改變我們閱讀歷史,閱讀世界的方法,ARCADES計劃就是一種示範,歷史再不是一種單一線條的敘事體,歷史的空間在城市?面變成各種各式的現象和事物,不是前城市時期只從權力出發的正統歷史。
Arcade計劃其實有點像一本關於城市的雜誌目錄,而雜誌也是城市產生的獨有產物。報紙有時只#重政治和經濟,雜誌的形式和內容變化比較大,尤其是關於“城市”的雜誌,倫敦的《TIME OUT》就是一本最班雅明式的城市雜誌,每一期的《TIME OUT》都詳細記錄了那一個星期在倫敦發生的不同類型活動、電視節目指南、新店介紹與及各種各樣關於倫敦的事物,文學、政治、藝術、色情、消費、運動,主觀意見和客觀的資料都可以找到。
閱讀《TIME OUT》就是在閱讀倫敦的城市生活,放在馬克斯的理論架構,《TIME OUT》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小資產階級生活百科全書。城市從來都是小資產階級的天堂,《TIME OUT》重要的地方在於她發展了一個閱讀城市的架構,把這個架構放在不同的城市也可以用得#,前半部是專題,中間是不同類別的活動介紹,前後是分類廣告,專題的範圍有時候是深入調查(Investigating reporting),像近來各大城市興起的“軟性藥品”熱潮,《TIME OUT》策劃了一系列的專題報道。有時候是深入的訪問,政治、色情、藥物、賭博等所謂社會禁忌,《TIME OUT》也會進行分析和評論。相對於《TIME OUT》,東京的《PIA》就過份迴避城市的政治題目,只集中吃喝玩樂,娛樂場景,紐約的《Village Voice》報紙形式局限了影象和文字配合,內容上比較接近知識分子的口味。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