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
永远的流亡者,世界的异乡人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莱
对奥斯维辛后世界的反思和预言
*匈牙利语译者余泽民全新修订
“凯尔泰斯是一位神奇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与内涵,只能用最高的文学奖来评价。”
——《夜》作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
“他发出真挚、正直的声音,用非戏剧的声音叙述集中营的恐怖,语言的音乐性很强,读他的著作会联想到卡夫卡和贝克特。”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更多)
作者简介
凯尔泰斯•伊姆莱(Kertész Imre),匈牙利犹太作家,1929年11月9日生于布达佩斯。1944年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来又转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5年获得解救。1951年后,凯尔泰斯先后当过工人、编外记者、自由撰稿人和文学翻译,翻译了尼采、维特根斯坦、弗洛依德、霍夫曼斯塔尔等哲学家的大量德语作品,并在翻译中深受影响。1975年,他的处女作《命运无常》经过十年周折才得以出版。后来相继出版小说《寻踪者》《侦探故事》《惨败》《为了未诞生孩子的祈祷》《英国旗》,日记体文集《船夫日记》《另一个人》,思想文集《被放逐的语言》与电影剧本《命运无常》等。曾获得莱比锡书展大奖、匈牙利科舒特奖、德国国家最高文艺奖。2002年因 “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
余泽民,作家、文学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1964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攻读艺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移民匈牙利,现定居布达佩斯。
主要译著:凯尔泰斯·伊姆莱《英国旗》《命运无常》《另一个人》《船夫日记》,马洛伊·山多尔《一个市民的自白》《烛烬》等。长期主持《小说界》“外国新小说家”栏目。
主要著作:中篇小说集《匈牙利舞曲》,长篇小说《狭窄的天光》,文化散文《咖啡馆里看欧洲》《欧洲醉行》《欧洲的另一种色彩》《碎欧洲》《北医暖记忆》等。
凯尔泰斯·伊姆莱作品年表
1975年 《命运无常》(长篇小说)
1977年 《寻踪者》(中篇小说)《惨败》(长篇小说)
1990年 《为了未诞生孩子的祈祷》(长篇小说)
1991年 《英国旗》 (中篇小说)
1992年 《船夫日记》(1961-1991日记)
1993年 《大屠杀是一种文化》(文集)《笔录》(中篇小说)
1997年 《另一个人》(1991-1995日记)
1998年 《行刑队子弹上镗一刻的死寂》(文集)
2001年 《被放逐的语言》(文集)《命运无常》(电影文学剧本)
2002年 《清算》(长篇小说)
2006年 《K档案》(自我对话录)
2007年 《世界公民与朝圣者》(短篇小说)
2008年 《欧洲的沉郁遗产》(文集)
2009年 《表述的历险》(文集)
2010年 《哈尔迪曼书信》(书信集)
2011年 《另存》(2001-2003日记)
2014年 《最后的酒馆》(2001-2009日记)
......(更多)
......(更多)
不要去理解世界,只因为它不可理解;浅显而言,我们之所以不理解世界,是因为这不是我们活在地球上该做的事情。过度思考,要么变得不幸,要么变得神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