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精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把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发掘和探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却并不孤立地看待作品;而是在写作活动的接续和变化中。勾勒出沈从文一生三个阶段的三种形象:“得其自”的文学家、痛苦的思想者和处在时代边缘却进入历史深处的实践者。并且通过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这三种形象之间的过渡、转换和内在关联。
作者立意不在重复和固化已有的关于沈从文的叙述模式,而试图拓展阐释的空间,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实践,重新认识沈从文和二十世纪中国。
......(更多)
......(更多)
导论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一、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二、重新认识他的文学
三、从文学到痛苦的思想
四、偏离时代却走入历史文化深处的个人实践
第一讲 《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
一、为什么要写自传
二、地方性
三、小孩读大书
四、看杀人
五、无量快乐
六、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
七、自传面向将来
【附录】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怀化镇
第二讲 《湘行书简》:一条河与一个人
一、奇特的写作情景
二、没有定见、定位、定向、定范围的“看”
三、水手们:沈从文作品里的人,与启蒙的新文学里的人不同
四、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五、在这条河上的过往生命经验和他的文学
六、私人信件和公开文本
【附录】
夜泊鸭窠围
鸭窠围清晨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第三讲 《边城》: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却在困难中微笑
一、哪些因素酝酿了《边城》
二、翠翠和翠翠生活的世界
三、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
四、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
【附录】
《边城》题记
《边城》新题记
习作选集代序
第四讲 《长河》:“常”与“变”
一、写作的缘起和出版的周折
二、“常”与“变”,生活的完整性与“迷信”及习俗
三、“来了”
四、“无边的恐怖”
五、“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诗气分”
六、与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知心的书
【附录】
《长河》题记
社戏
第五讲 《黑魇》:精神迷失的踪迹和文学理解的庄严
第六讲 “呓语狂言”:一九四九年
第七讲 土改家书:从个人困境体认历史传统中的“有情”
第八讲 文物研究:后半生与历史文化的长河
简要参考书(篇)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