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閱讀,都是誤讀!」
作者、讀者與文本之間,向來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
在現代文學理論裡,「誤讀」(misreading)是一種創造性的校正,
每一個讀者透過「讀」而再次詮釋了作品,
透過「讀」而參與了作品的再創造。
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過度詮釋」的情形卻一再發生……對於「誤讀」,當代最負盛譽的記號語言學大師安伯托.艾可顯然有話要說。本書是他發表在義大利文學雜誌的專欄小品,從納博可夫名著《羅麗泰》義大利文譯本的諷刺、向法國新小說作家霍布格里耶致敬,到對出版社編輯品味的挑戰及對媒體荒謬的訕笑……,作者雖自言是「插科打諢、裝瘋賣傻、天馬行空」,其中精采之處,卻絕非「生動有趣」所能形容。
艾可的小說巨作《玫瑰的名字》、《傅科擺》和《昨日之島》固然膾炙人口,他的隨筆小品憑藉著過人的淵博知識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詮釋方式,卻每每更能呈現一種超越凡俗、獨具慧眼的深刻觀察與見解。
......(更多)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
艾柯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艾柯极为博学多才,他的作品有140多种,横跨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都有经典性的建树。艾柯还是位积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为多家报纸撰写专栏,透过日常小事进行社会批评。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许多家庭都会收藏他的作品,无论读懂或读不懂。
......(更多)
......(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哥伦布应该从东方登陆到亚洲土地的最西端,准确地说,是乌苏里江的入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