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苏轼词选

苏轼词选
作者:陈迩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8-04
ISBN:9787020025916
行业:教育
浏览数:55

内容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景祐三年十二月(按公元已是1037年初)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年六十六。他生活在宋朝比较“承平”的一段时代里。在他生前五十八年,北宋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和割据。在他死后二十六年,汴京被金兵攻破,北宋王朝垮台。其间真宗朝,有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四川农民起义;徽宗朝,有方腊为首的浙江农民起义、宋江为首的山东农民

起义;前者距他生前二十五年,后者距他死后二十年,两头他都没有碰上。 北宋时期,昔称“隆宋”,盖与“盛唐”相对而言。实则不“隆”于政治,而是“隆”于文学。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隆”于工业。读者们也许到大的或者小的博物馆参观过,曾经目触到那些馆里陈列的“宋瓷”:豆青色刻着宝相花图案的汝窑小碟,白地黑花笔势恢奇的磁州窑大酒坛,像青玉一样的哥窑花觚,像象牙一样的建窑酒盅,像牛乳冻成的定窑碗,像一湖澄碧水使你不敢用指头去搅动的广窑盘,……如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倘是没有中国瓷器——尤其是宋瓷,它将不成其为博物馆。它同“宋版”书一样受到后人的珍视。而在当时,却已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瓷业、印刷业在北宋时代的成就是如此的辉煌!其他如矿冶、丝织、造纸、制船……也都各有其发展。这是由于农业发展带动的。原来在北宋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割据的同时,也吸收了后周、南唐、吴越等的经验,鼓励垦荒,扩大耕地,发明并推广使用新农具“踏犁”以代替耕牛,改良了茶树的栽培及不断的出现新品种……。这样,不仅刺激了工业,也带来了交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繁华。与时代同呼吸的文学,就有巨大的变化:以欧阳脩为中心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可能不是应运而生的。苏轼,是这一运动中的主要人物。 但尽管“承平”,尽管史称“隆宋”,这一时期的阶级矛盾却是暗暗在滋长着,民族矛盾更是明明的揭开了:辽、西夏

都先后“南下而牧马”,他们侵略的刀尖总是指向汴梁。真宗(赵恒)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的铁蹄一直冲到黄河北岸。澶州(今河南濮阳)一战,挡是挡住了,而和议下来,要每年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仁宗(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和西夏订的和约,又是每年送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给西夏。不消说,这些负担,也是压在人民身上。因而也就加深了阶级矛盾。王安石的变法,其目的无非是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充实国

力,对付外患。然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也多,不能合作;新法虽然行了将近十年,但没有新的干部,更没有群众基础,旧党的势力虽一时被抑,毕竟是抑而复起;进步的新法,终于因王安石罢相后而变质,到了神宗(赵顼)一死, 哲宗(赵煦)嗣位,就把它随着“大行皇帝”一并埋葬了。苏轼,是反对派的追随者。 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有了很大的成就;一场政治革新运

动却不可挽回的失败了;北宋历史留下它一首壮歌和一出悲剧,来说明它的发展不平衡。再把历史人物端详一下,可否这样地认识:这么一群人,譬如欧阳脩、王安石、苏轼……,他们在文学革新上的要求是一致的,组成了联军,汇成了巨流,取得了胜利;但当他们中间有人———譬如王安石,要一古脑儿把其他的上层建筑掀瓦开窗以至于换梁栋时,其他的人就不干和反对干了。再可否这样地认识:在不干和反对干的中间有人———譬如苏轼,他曾经向新法挥过拳,但却受到百倍的还击,那还击很少来自王安石,而大都是来自假变法以窃取高官厚禄的人们,使他迭遭贬逐,使他长期飘泊,并欲置他于死地,因而倒使他有机会接近了人民,体会了人民生活,也替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当窃取了高官厚禄的人们代替了王安石,他这时对王安石反而觉得“从

公已悔十年迟”了。他虽名列“元祐党籍”,但也受到旧党人的抑忌,他在新、旧党争中原来是“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这“一肚皮不合时宜”,就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就有一部分是人民肚皮里的话,就有一些人民的感情、人民的语言。于是,把文学革新只局限于正统诗文上的带到当时人民所喜爱的“词”上来,虽然未必是自觉的,但却获得了成就,作出了贡献。因此,在文学史上的苏轼变词,和在政治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各不同地给予当时和后世以巨大的影响。

......(更多)

作者简介

......(更多)

目录

目录

前言

行香子 过七里濑

瑞鹧鸪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 两县令先在

瑞鹧鸪 观潮

临江仙 风水洞作

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蝶恋花 京口得乡书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醉落魄 离京口作

卜算子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诉衷情 送述古迓元素

菩萨蛮 杭妓往苏迓新守杨元素 寄苏守王规甫

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

菩萨蛮 西湖送述古

清平乐

南乡子 送述古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阮郎归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

回来不来?”其色凄然。太守王规甫嘉之,

令作此词

醉落魄 席上呈杨元素

永遇乐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

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

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

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浣溪沙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

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蝶恋花 密州上元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雨中花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 斋素累月。

方春 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

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望江南

满江红 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

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淇水入城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江城子 东武雪中送客

南乡子 席上劝李公择酒

蝶恋花 暮春别李公择

阳关曲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

临江仙 送李公恕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

东二十里 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浣溪沙

浣溪沙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江城子 别徐州

南歌子

南乡子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浣溪沙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

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

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选二首)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

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

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

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

孟昶宫中,一日大热 蜀主与花蕊夫

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

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

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

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中秋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一丛花 初春病起

满庭芳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

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来过余,

因为此赋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

鹧鸪天

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

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 会李仲览自

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渔家傲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

视事一日,移南郡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倩叔游南山

满庭芳 余年十七 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

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

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

因作《满庭芳》云

满庭芳 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

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都,蒙恩放归

阳羡,复作一篇

菩萨蛮

渔 父

临江仙 夜到扬州席上作

水调歌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

答以退之听颍师琴诗。公曰:“此诗固

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

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

歌词 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

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如梦令

好事近 西湖夜归

点绛唇 再和送钱公永

贺新郎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西江月

木兰花令 次欧公西湖韵

减字木兰花 五月二十四日,会于无咎之随斋,主

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 坐客�

然,无复有病暑意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浣溪沙

浣溪沙 送梅廷老赴上党学官

蝶恋花

浣溪沙 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与程乡令侯

晋叔 归善簿谭汲同游大云寺,野饮

松下,仍设松黄汤,作此阕。余家近酿

酒,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西江月

减字木兰花 己卯儋耳春词

......(更多)

读书文摘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效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