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照《庄子》文本对庄子的人生和思想做了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讨论,通过“大鹏寓言——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庄子的生平——清贫自适的人生”“庄子思想的形成——与惠子的对话”“庄子思想的核心——齐物的理论”“道的体悟——技艺高超者的世界”“庄子的生死观——超越生死”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展现了庄子其人其学的魅力。同时,也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我们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庄子?通过浸润于其独特的思想世界而从日常生活的种种心灵忧苦和世俗羁绊中解脱出来。
......(更多)
作者:蜂屋邦夫,一九三八年生,东京人。文学博士,原东京大学教授。专攻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主治中国思想史。自一九六八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一九九九年离任,在东大东洋文化研究所供职三十余年。后历任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式的思维——兼论儒教、佛教、老庄》《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阳与马丹阳》等十余种。曾受聘《中华道教大辞典》顾问及主要撰稿人。
译者:张谷,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国际老学》集刊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哲学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主要著作有:专著《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中国佛教哲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以禅宗为中心》《道家思想与日本近代知识人》等,译著《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合译)等。
......(更多)
目录:
前言
一、 大鹏的寓言———对世俗世界的超越
1.从荒唐之言到超越性思考
2.以至极之境为目标
二、 庄子的生平———清贫自适的人生
1.生于被轻侮之国
2.游说中表达的思想
3.贯彻反权力的精神
三、 庄子思想的形成———与惠子的对话
1.与逻辑学家惠子的交往
2.惠子的逻辑学与庄子的哲学
3.逍遥于无何有之乡
四、 庄子思想的核心———齐物的理论
1.《庄子》的成书及注释
2.天地自然与 “心”的关联
3.庄子的认识论
4.庄子的存在论
5.对圆满之 “道”的终极思考
五、 道的体悟———技艺高超者的世界
1.精于技而达于道
2.掌握极致之技
3.成为高手的条件
六、 庄子的生死观———超越生死
1.肯定性地思考 “死”
2.如何面对 “死”
......(更多)
庄子希望让人看清楚自己原本所处的不过只是个蚂蚁窝,从而能够生出心胸与志趣,离开蚂蚁窝,开放地体认蚂蚁窝以外的世界。老子却是整理了蚂蚁窝以外广大世界的道理,放回来教你如何处理蚂蚁窝,在这个蚂蚁窝里变得更强、更好。庄子要带人遨游其外,老子则要教人应付其中
庄子不谈如何应付人世,不教人如何处理人世,而是示范用什么方式将人世放到对的位子上,看出其相对的渺小与无妄。庄子要我们打开眼睛,真正看到、衷心相信:人世并不值得我们投注那么大的心力,更不必说耗用全部时间去关切、去应付
人在生活的同时,也习得某种技艺,从初学者的阶段开始,技术逐渐精进,达到“某道”顶点的人也被称为名家、高手。他们精通“某道”,完全掌握“某道”,而体悟“某道”中蕴含的道理,在这一点上,是与依循天地自然法则的生活方式有相通之处的。这样,“某道”的“道”又与“天”、“造物者”、“造化”等意义上的“道”是相通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赚,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