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更多)
贺萧(Gail Hershatter),曾求学于美国汉普郡学院、中国南开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现为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历史系自身讲座教授。著有《天津工人,1900-1949》,《个人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妇女》,《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和现代性》,《中国妇女在漫长的20世纪》,《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等。
......(更多)
中文版作者序
导言
记忆所在之处
缺失的历史
研究计划
第一章 框架
地点:“一切社会主义都带有地方性”
档案
聆听者
叙述和记忆
记忆的社会性别
第二章 家里没人
大山沟里的死亡
可以诉说的苦难
逃荒
裹脚和农活
织布
失去
征兵和男人的缺席
躲藏
解放
家里没人
第三章 寡妇(或领导的美德)
曹竹香和苦难的考验
为革命提供衣物
蹲点
土地改革
互助组和当领导的危险
妇女和家庭国家效应
塑造劳动模范、塑造美德典范
第四章 积极分子
超越封建
冬学
表演:歌、舞、戏剧、会议
婚姻
《婚姻法》
考虑离婚
和声:使国家效应进入家庭
运动时间以外
第五章 农民
合作社的兴起
高级合作社
动员妇女
工分:一个有效的社会性别分析范畴
农事女性化
重现“家里没人”
不满
第六章 接生员
农村的接生方法和旧产婆
接生现代化
农村的接生方法
接生合作化
超越运动时间:接生的故事
刘西罕和有关生育危险的魑魅魍魉
第七章 母亲
使可见的变为不可见的
家庭生活
夜里做针线活
托儿
母子之间的感情联系
干部、忠诚、轻描淡写
母亲的矛盾
第八章 模范
美德的谱系
搜寻
演讲
劳动
写作
记忆
传记和内在性
第九章 劳动者
大跃进劳动:男人(与一些妇女)的离开
“大跃进”农耕和农业的女性化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五化
吃食堂的时候
生存策略
运动时间和时间的皱褶
看不见的累积
第十章 叙述者
进步
核心家庭的风靡和对老人的排斥
附录 访谈
参考文献
......(更多)
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并不能让我们对过去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它出人意料并且引发思考,根据聆听者的不同需求而朝不同方向放出线索。一个足够好的故事可供再阐释;可以被编织进许多更大的叙事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