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l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exts in gender studies, men's studies and gay studies," this book uncovers the homosocial desire between men, from Restoration comedies to Tennyson's Princess.
......(更多)
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 (1950-2009):
1975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其后一直在美国大学里从事性别和酷儿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是当代与巴特勒齐名的性/性别研究学者。 她的代表作《男人之间》和《衣柜认识论》被学术界和普通读者公认为是该领域具有突破性的作品,也是人文学科领域极其重要的基础读本。 她的作品试图揭示出恐同症如何形成了当代的西方文化,包括当代如何看待性、隐私、家庭和女人。2009年4月12日,塞吉维克病逝于纽约。
郭劼
北京大学英语系文学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比较文学专业。研究兴趣包括性别理论、妇女研究、电影理论及明清文学。
......(更多)
......(更多)
在小男孩朝异性恋发展的正常进程中,他必须经过“正面的”俄狄浦斯阶段,与他的父亲产生同性欲望的认同,对父亲产生女性化了的屈从,以之作为找到他自己的异性恋角色榜样的条件。 男同性恋者的发展要求假设父亲的缺席或与父亲之间的距离,要求假设孩子与母亲存在不正常的强烈认同,在这种认同中,孩子取代了父亲的位置。……同性恋要求儿童经历一种强大的异性恋认同。
换个说法,让一个男人在与另一个男人的关系中经历即使是羞辱性的变化,也仍然可以觉得是保持或参与了男性权力,而让他在与一名女性的关系中经历任何改变,都会觉得像是发生了本质的剧烈退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