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的10月至12月,一对艺术家同住于法国南郊阿尔勒的一幢黄房子里,当时他们都尚未成名。这对艺术家就是史上著名的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本作讲述了他们同住创作的真实故事。在共同吃饭、饮酒、交谈、争论、休憩和作画的这段时期里,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展现出了历史上最为强烈地惊人创造力。短短9周时间里,梵高的精神在重压之下崩溃了,他不仅与高更产生了摩擦,还对自己施加了暴行,而高更的不辞而别。
在艺术史上,从未有两位如此卓越的艺术家曾一起在如此小的空间中共同生活创作。作者揭秘了两位艺术家同住这段时光的点滴,利用大量的信件和新的证据来描述梵高与高更如何绘画、交流思想,及共同生活的种种细节。本书是对一段脆弱的友谊、艺术、疯狂、天才的细腻探寻,也是对震惊世人的割耳朵行为之因的探寻。
■ 这对艺术史中 “不可能的搭档”的故事,在马丁•盖福德的笔下扣人心弦,既感人又诱人。——《每日邮报》
■ 叙述精妙……堪称一幅机敏又感人至深的文字肖像。——《星期日邮报》
■ 这本书极其引人入胜。作者重构了这些动荡不安的日子……读者如身临其境,与主角共同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甚至一分钟又一分钟。本书令人赏心悦目,并让人完全沉浸其中。——《星期日独立报》
■ 书中对梵高和高更艺术作品的描述扣人心弦。——《泰晤士报》
■ 这本书非凡卓越,梵高和高更的粉丝将会在这本经过深思熟虑和深入研究的书籍中受益匪浅。——《独立报》
■ 这本卓越、博学之作可读性很强。作者以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将一系列事件尽可能地综合了起来。——《苏格兰星期日报》
■ 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路径,从中可以窥见一个人极其复杂的内心秘密。——《星期日快报》
■ 视角精彩。富有启发并感人至深……叙事悄然间从艺术史转向了惊悚的心理小说。——《星期日电讯报》
■ 马丁•盖福德的这本书精彩纷呈,他成功解读了大量需要艰深努力的资料,其中包括晦涩但却富含关键细节的背景信息。——《观察家报》
■ 盖福德在本书中融合了最新的研究……这个故事本就令人着迷,充满魅力,扣人心弦,注定了本书会大获成功。作者出于浓厚的兴趣,更是将这个故事讲述地如此生动、巧妙,同时又容易理解易读。——《文学评论》
■ 这是一本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毫不煽情……巧妙地插入了倒叙和相关的历史旁白。——《星期日泰晤士报》
......(更多)
马丁·盖福德(Martin Gayford),艺术评论家。曾在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并在伦敦大学考陶尔德学院学习艺术史。撰写了大量关于艺术和爵士乐的文章,定期为《每日电讯报》及众多国际知名艺术杂志撰稿。2013年前一直担任彭博社的首席艺术评论,早年曾先后任《观察家报》和《星期日电讯报》的艺术评论。著有《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蓝围巾男人:为卢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图画史 : 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雕塑的故事》《更大的信息》《艺术,在路上》《写给孩子们的图画史》《春天终将来临:大卫·霍克尼在诺曼底》《艺术的对话:带一本书去欧美博物馆》。
......(更多)
惊鸿一面 1888年10月23日 001
创作之始 10月24日—10月28日 027
墓园授道 10月28日—11月4日 064
通力合作 11月5日—11月10日 101
危险回忆 11月11日—11月14日 131
分歧初显 11月15日—11月23日 159
色彩乐师 11月23日—12月4日 200
家庭群像 11月23日—12月4日(续)218
画家肖像 12月4日—12月15日 258
艺术之旅 12月16日—12月19日 282
危机降临 12月22日—12月25日 299
劫后余波 12月26日之后 322
黄房子的平面图 353
图 录 354
参考资料出处 359
致 谢 368
译名对照表 37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