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爱这个世界

爱这个世界
作者:[美]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译者:陈伟 / 张新刚
副标题:汉娜·阿伦特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7-05
ISBN:9787208143302
行业:教育
浏览数:59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而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况》、《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作为一名与学术流派、政治党派及意识形态路线保持距离的独立思想家,阿伦特拥有范围持续扩大的读者。本书是西方学界最早、最权威的一部阿伦特传记性著作。作者从书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认识阿伦特的人那里收集资料,以传记的方式,展现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描述她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与状况,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书中,还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民族国家、极权主义等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阿伦特的故事折射着那个时代,她的著作也是为了寻求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就本质来说,传记关注的是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思想的历史基础,是激发她进行思考的特定经验,是滋养她的友谊与爱,以及展示她的思维方式或思想风格。在阿伦特那里,对立的思潮碰到一起,这使她的思想丰富而又激越。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资料,了解和把握阿伦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观点。

......(更多)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职业心理分析师,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工作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擅长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描述。她是阿伦特的学生和朋友、最亲密的人之一。著有《安娜·弗洛伊德传》(1988)、《创造性人格》(1991)、《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1982,2004)、《阿伦特为什么重要》(2006)等。

译者:陈伟,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哲学,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施米特与政治的逻辑》等。

译者:张新刚,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助理教授。

......(更多)

目录

中译本序言

第二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1906—1933

第一章 我们的孩子(1906—1924)

哥尼斯堡人

阳光童年遭遇阴影

艰难和悲伤的年代

狂飙突进

第二章 影子(1924—1929)

激情的思考

“非同寻常的”与“神奇的”

邻人间的爱

第三章 一个犹太女性的生活(1929—1933)

哲学的保卫者

作为自传的传记

转向政治

白天和黑夜

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反抗

第二部分1933—1951

第四章 无国籍者(1933—1941)

她的人民

海因里希·布吕赫

法西斯主义的教训

在移民的路上

第五章 忠诚是真实的标志(1941—1948)

方向,义务

为犹太人军队的建立

时代的重负:“最终解决”的岁月

慰藉

极权主义的起源

第六章 公共生活的私人面(1948—1951)

欧洲人

“面向现在”的政治理论

玛萨·阿伦特的去世

确认

未来哲思的基础

第三部分1951—1965

第七章 在这世界如在家中(1951—1961)

双王制

各种形态的反共产主义

美国和欧洲:思考革命

欧洲的“颂词”

在美国的论战

Amor Mundi(对世界的爱)341

第八章 延迟的治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1961—1965)

审判的报告者

恶的平庸

艾希曼论战

反响

未回答的问题

第四部分1965—1975

第九章黑暗时代的美国(1965—1970)

共和国

在公共场合露面

论革命

再评极权主义

1968年的《论暴力》

告别雅斯贝尔斯

道德和政治行动

布吕赫

第十章“不再”与“尚未”:心灵生活(1970—1975)

哲学的慰藉

思考事务

De Senectute(论老年)

最后一年

理解的工作

附录 阿伦特博士论文概要

部分译名对照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我始终知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我的确只能在爱情中生存。但是我恰恰又心怀恐惧,害怕有一天干脆会大失所望,并由此夺走了我的自主性。

在我们的生命终结的时候我们知道,唯一真实的是我们始终保持这忠诚。

他还这么年轻,但已完全没有能力学习任何事情。他看待一切事情只是看那些能增加他偏见的那部分,不能吸收任何具体的、真实的东西。

人在生命的流动中会变得经验丰富,所以,为了生命,人们必须获取知识。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