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的一生,以悲喜剧色彩表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与深刻性。 本书作者搜集大量史料与书籍,对周作人从一八八五年至一九六七的生平事迹作了精细的描述与精辟、独到的分析,力图通过周作人“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以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核实,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这本书自不例外。
本书的侧重点与一般生平传记亦有不同。作者认为,对于周作人这样一位思想者和著作者来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表述过程远比其一生经历更其重要,笔墨因此较多用在这里,而相关资料亦稍齐备。
......(更多)
止庵,原名王进文,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学者,散文家。著有《樗下读庄》、《老子演义》、《神奇的现实》、《苦雨斋识小》等,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三十六种),主编《苦雨斋译丛》(十六种)、《周氏兄弟合译文集》(四种)。
......(更多)
......(更多)
周作人虽然对普通生活乃至民间信仰颇感兴趣,在思想上却坚决抵制来自民众意识的影响,其从事民众批判,梳理儒学传统,始终贯彻这一精神。……他所标举的“物理人情”还是一种精英意识。
本书的侧重点与一般生平传记亦有不同。在我看来,对于周作人这样一位思想者和着作者来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表述过程远比其一生经历更其重要,笔墨因此较多用在这里,而相关资料亦稍齐备。此所以坊间已有不止一种周氏传记,我仍然要写这本书。至于以传记而言那些书写得如何,姑置勿论。
<女子世界>一九零四年登载了署名"吴萍云"的<说生死>和<论不宜以花字为女子之代名词>的两篇文章,乃是周作人首次公开发表作品。
对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平步上青云的仕途竟至如此神往,这表现了周作人与知识分子传统割不断的联系,也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平庸——这平庸将害他一生。(55) 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本离不开吃食,周作人抓住了这一点,算是享受了一生。但某种程度上,对吃食之美无止境的追求也贻害了他一生。(69)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