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层层迷雾,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的追寻与省思。
第一部分《一个隐形人的画像》,清点已故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桩近六十年前的凶杀谜案,由此揭示了父亲难以捉摸的性格的秘密,从琐碎的遗迹和片断式的回忆,重构了那个总是缺席的人。第二部分《记忆之书》,视角与风格陡然一变,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反思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通过十三段“记忆之书”,彼此相联的往日事件,在诸多文学作品的互文间,对孤独、偶然、父性,甚至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和评论,将讲述的故事变成了对于写作者自我意识的反思。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保罗•奥斯特的艺术宣告,也是他创作的基石,所有故事的原点。
......(更多)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作品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美国约翰•科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并多次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福克纳小说奖等,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他编剧的电影《烟》于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2012年,他成为第一位纽约市文学荣誉奖的获得者。
.
btr/译者
本名华健,生于上海,作家、译者和当代艺术评论人。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迷走•神经》《迷你》《意思意思》等。主要译有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萨奇《残酷极简思维》、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等。曾担任2012年大声展文学单元及2016年朱浩摄影展《就像电影一样》策展人。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
......(更多)
......(更多)
于是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如果一个人要真正地存在于他的环境中,他就必须不想着他自己,而想着他看见的东西。他必须忘记自己,以便存在于那儿。而记忆的力量便出自那种遗忘。这是一种活着的方式,于是什么都不曾失去。
把玩词语只是在检验思想起作用的方式,在思想意识到的时候反射出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样地,世界不只是居于其中的事物的总和,它是事物间关联的无限复杂的网络,因为在词语的诸多意义中,事物只在相互关联时才呈现意义。
因为世界是可怕的,因为世界可以令人除了绝望之外一无所有,而这绝望如此完整,如此决绝,以至于什么都无法打开这牢狱之门,这便是绝望。
当受到压抑的幼时情结因某种印象而复苏,或者当已被克服的原始信仰似乎又得到证实时,我们便会体验到诡异。
某一天,生命犹存......然后,死亡不期而亡,如果我不快点行动,他的整个一生将会随他消逝。
如今七十多岁,记忆力衰退,脸上的皱纹如同半合的手掌。
要寻求真理,就要准备好遇上意外,因为寻求真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寻到真理之时亦会令人迷惑不解。
带着顽童般的,自贬式的大笑,仿佛觉察到了欲望的荒谬和食物给予他的无从否认的愉悦。在那笑声里一切变得荒谬而清晰。世界被从里到外翻了出来,被冲走,然而又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戏谑重生,对于自身的荒谬性不自知的人,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立足之地。
而假如思想不能对物理证据做出反应,那么当它面对感情证据时又会如何?
记性好的人不记得任何事,因为他什么也没有忘记。
记忆:一个空间,一件事在那里第二次发生。
在非同寻常的现实面前,意识取代了想象的位置。
没有人会在星期天早上八点打电话来,除非有不能等的消息,而不能等的消息总是坏消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