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米沃什三十年前所写的自传《故土》一样,《猎人的一年》也是“追寻对自我的限定”。这本日记记录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1987年至 1988年一年的生活,且同样关注他记忆中的经历——在维尔诺的青春,在华沙和巴黎与作家群体的交往;六十年代在伯克利的生活;他花在诗人和诗歌上的时间——就像他花在日常生活的实际事情上一样。贯穿始终的是,米沃什试图解释他所成为的这个人与记忆中他曾经所是的那个年轻人之间的断裂。穿梭在对现在的观察和对过去的重建之间,他试图回答一个未被阐明的问题:考虑到他的诗人个性和他的历史环境,他是否体面地度过了他的一生?
我的确成了一个猎人,尽管是不同意义上的猎人: 我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而且我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用词语击中它。
——切斯瓦夫·米沃什
在早年,他深情的低语述说着世界的秘密和大火;在成熟期,他观察、赞美、批评现实的世界,历史和自然的世界;进入生命的晚期,他越来越多地忠实于记忆的要求,无论个人还是超个人的记忆。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这是一部独特的日记,展示了一位成熟诗人生命中的一年,提供了一个感知今日世界问题的典范……切斯瓦夫·米沃什描述了众多他的对手(以及同伴)的肖像,演示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学审美观念之间互相碰撞的复调音乐。
——2018年克拉科夫“米沃什节”
......(更多)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李以亮 诗人、译者。著有《逆行》,译有《希克梅特诗选》《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捍卫热情》《另一种美》《两座城市》。曾获宇龙诗歌奖、《诗探索》诗歌翻译奖、《西部》翻译奖等。
......(更多)
1987年8月|1
1987年9月|45
1987年10月|87
1987年11月|142
1987年12月|205
1988年1月|228
1988年2月|288
1988年3月|316
1988年4月|325
1988年5月|355
1988年6月|391
1988年7月|405
书目|435
索引|437
译后记|465
......(更多)
农场主的美国价值和“自然”价值的捍卫者,如今都已中了工业的毒。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