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作者陈述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系统的和编年的视角。这个陈述大概遵循了胡塞尔思想的发展秩序,从早期对逻辑和意向性的分析开始,经过其成熟时期对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分析,到晚期对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分析。
......(更多)
......(更多)
导论
第一章 早期胡塞尔:逻辑、认识论和意向性
第一节 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意向性概念
第三节 活动、意义、对象
第四节 意指性的和直观的被给予性
第五节 明证性
第六节 范畴性对象和本质直观
第七节 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第二章 胡塞尔的先验哲学转向:悬搁、还原和先验唯心论
第一节 无前提性
第二节 笛卡尔式的方法和本体论的方法
第三节 一些误解
第四节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
第五节 构成的概念
第三章 晚期胡塞尔:时间,身体,主体问性和生活世界
第一节 时间
一、原初印象一滞留一前摄
二、绝对意识
三、视域和在场
第二节 身体
一、身体和角度性
二、作为主体的身体和作为对象的身体
第三节 主体间性
一、唯我主义
二、先验主体间性
三、对他者的经验
四、构成性的主体间性
五、主体性——交互主体性
第四节 生活世界
一、生活世界和科学的危机
二、常态和传统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更多)
知觉预设某种身体特定的自我敏感性(sel- sensitivity)。我们对知觉性对象的经验,总是被共同起作用但非主题化的、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经验所伴随,这被称为动觉经验( kinaesthetic experience)。当我弹钢琴时,键是结合着对手指运动的感觉而被给予的。
第一人称的给予性并非仅仅是附加给经验的一个性质,就其自身来说也非一个修饰。相反,正是它构成了经验的存在模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