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深受本书影响,其中就包括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本书收录在剑桥Canto系列丛书中,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彭罗斯亲自撰写了前言,本书将《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是薛定谔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更多)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使薛定谔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更多)
1 生命是什么
第1章 经典物理学家走近这个主题
第2章 遗传机制
第3章 突变
第4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第5章 对德尔勃吕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
第6章 有序、无序和熵
第7章 生命是以物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吗
后记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2 意识和物质
第8章 意识的物质基础
第9章 了解未来
第10章 客观性原则
第11章 算术悖论:意识的单一性
第12章 科学与宗教
第13章 感知的奥秘
自传 译后记
......(更多)
在原子选定的一组不连续状态当中,或许存在但并不必然存在一个最低能级,它意味着原子核彼此紧密靠拢。这种状态下的原子便构成了一个分子。这里要强调的是,分子必定具有某种稳定性;除非外界至少把提升至下一个较高能级所需的能量差提供给它,否则构型是不会改变的。因此,这种定量的能级差定量地决定了分子的稳定程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