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史的写作能否落实在语言和语言之间所建构的“互译性”之初,落实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相互碰撞、交融、冲突和翻译的历史过程中去研究?现代汉语本身即是这样一个过程的产物,现代思想史的写作亦然。那么,我们就不能不问:汉语和其它语言之间的所谓“互译性”是如何历史地建构起来的?
本书的研究重点,正是在语言和语言之间“互译性”的建构中生成的。它给我们留下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为这种跨语际“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解读线索。
......(更多)
刘禾,199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0-2001年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Magistretti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现任由执根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亚洲语言文化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Helmut F.Stern Professor)。1998-2000年任全美文学理论书奖(韦勒克奖)和文学史书奖(列文奖)两项大奖评委,现任美国比较文学协会董事。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英文学术著作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Token of Exchange(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年),即将出版有Semiotics of Empire哈佛大学出版社),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持灯的使者》(编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更多)
序
第1章 互译性。。现代思想史写作中的一个语言盲区
第2章 个人主义话语
第3章 国民性理论质疑
第4章 不透明的内心叙事:从翻译体到现代汉语叙事模式的转变
第5章 一场难断的‘山歌’案:民俗学与现代通俗文艺
第6章 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
附录 叙述人与小说传统:
中西小说之可比与不可比之悖论
后记
......(更多)
他(鲁迅)既当看客又与被观看者重合(因为都是中国人),但他拒绝与其中任何一方认同。……鲁迅的小说在展示所谓国民性的同时,也将读者一齐拖入这个场景之中,没有一个读者能逃脱不当旁观暴力的看客的命运。读者、叙事人、暴行的旁观者之间的交叠与差异,正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鲁迅在国民性问题上的两难处境。
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应该尽力注意避免的是以新的二元对立取代老的二元对立,不论这些对立是取“西方理论”对“中国现实”说,还是表现为一种更讲究的形式,即宰制与对抗的话语。理论/现实之分野重新引进了以往理论/实践的二元对立,因此非但没有卸去其中的历史积淀,反而加重了这份积淀带给人的负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