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
(中国“红灯区”实地调查笔记,深刻展现“性工作者”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
时间跨度十余载的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记录其中的曲折经历,也记录刻骨铭心的感悟与反思。他们从田野归来,跨过社会鸿沟而来,带我们与边缘群体近距离相见,进而相知。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黄盈盈、荣誉所长潘绥铭,及该所部分毕业生。他们采用“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深入“小姐”“同志”“截瘫者”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与之互动的种种经历,呈现出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
同时对社会学调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通过实践指出,田野调查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到了什么,还在于社会学家自己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以及为打破社会隔阂有过哪些作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本升华生命的书。
......(更多)
作者简介:
黄盈盈,197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现为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性与性别社会学、身体社会学、艾滋病的跨学科研究、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著有《身体、性、性感》《性社会学》《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等。
本书作者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荣誉所长潘绥铭教授,及该研究所部分毕业生。
编辑推荐:
说到“小姐”群体,人们最容易联想到哪些词?
觉得“小姐”道德败坏吗?但作者们在深入调查后这样说:
“我所见到过的所有小姐和妈咪,虽然都表示自己愿意离开性产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什么‘前非’可以去‘痛改’,也没有一个认为自己现在做小姐就不是人,非得重新做起不可。”(潘绥铭《我在“红灯区”》)
觉得“小姐”是因为走投无路吗?但有时“小姐”并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虽然我告诉阿凤我是学生,不干这行,但是因为我的‘思想开放’,阿凤总觉得我还是有希望干这行的,好几次她不经意间说道:‘其实,你只要涂个口红什么的,应该也会有生意的。’”(黄盈盈《“你要自甘堕落”》)
觉得“小姐”薄情寡义吗?不,她们也有情有义:
“结账的时候,她们坚持要付钱,我记得很清楚,那位姐姐说:‘你是学生,你不挣钱,我们虽然挣的钱不算干净,但我们自食其力。’她这句话,让我至今想起都会眼眶一热。”(王昕《疏离与亲密》)
觉得“小姐”的生活是“风花雪月”的吗?其实相反,是非常无聊:
“还有一点,她们的生活太狭窄,我待了几天马上就觉出来了。小姐最大的苦恼,当然是被压迫被欺负;可是还有一个,就是太无聊。……没事干,客人随时可能来,小姐又得在那坐着,无聊,真的无聊。时间一长,那小姐是呆呆的,呆若木鸡这词真是太形象了,就那么呆呆地待着。”(潘绥铭《我在“红灯区”》)
又或者,觉得“小姐”是弱势群体吗?若换成她们的视角看,也不一定:
“之前我一直以为她们是弱势群体,她们背负着传统道德的压力,躲躲藏藏地生活在社会中;同时,还要承担各类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刚入田野时,我甚至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帮助这群人;但当我真正进入田野后才明白,在这里我才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若没有小姐的帮忙,我在这里寸步难行。”(张楠《透过酒杯的霓虹》)
所以这本书看完,你会发现,“小姐”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就连她们的冷漠、刻薄、谎言乃至敌意,通过作者们的笔端写出,也变成可以理解的了。而这首先是因为,作者自己跨越了与边缘群体之间的隔阂,他们站在对方的视角上,将心比心地感受对方的处境与情感,直至打通。所以他们的文字读起来特别有穿透力,仿佛直接将读者带到现场,与边缘群体相识相知。
作者们是一群社会学家,他们用充满情感的文字写下这本书,同时对过滤掉“人”之丰富性的社会调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所以也具有突破性学术贡献。那么他们是什么样的社会学家呢?他们带着问题走入待考察的“田野”,就像陌生人去往异乡,然后他们融入田野,为我们呈现一个活生生的田野本身。所以真正的田野,是社会学家与调查对象并肩存在的场所,仿佛田野以社会学家为试炼场,通过他们的工作消解群体之间的隔阂。这是关乎世间所有人的工作。
......(更多)
目 录:
001 写在前面
001 第一部 身处小姐之中
眼睛里看得见角落,
心里才会有全局。
003 我在“红灯区” /潘绥铭
020 “你要自甘堕落”:记小姐研究中的朋友们 /黄盈盈
040 疏离与亲密:性社会学调查随笔 /王昕
059 非典型“性”调查 /杜鹃
075 真实的“谎言” /江秋雨
094 她们的纠结与纠结的我 /游珍珍
116 激情的投入与焕发:性研究之乐 /张娜
135 义行江湖:警察、兄弟、小姐之间的学术游走 /赵军
168 透过酒杯的霓虹 /张楠
197 可以抱抱你吗?姐姐 /刘中一
219 生活世界的碰撞与视界的融合:性研究的断章 /王文卿
241 小姐主体之性问题:兼论敏感问题社会学研究之困与思 /姚星亮
255 第二部 融入他们的生活
社会科学的本质,
就是要从人人可见的表象中去发掘
那些平时被大家所忽视的现象和逻辑。
257 与“同志”们相处:我的第一次田野调查 /潘绥铭
266 身处共境:我与大妈聊“月子” /夏冰
284 研究,浸透在日常生活中 /鲍雨
300 怀疑中前行:走进未婚人流女青年 /王晨娜
316 从叙事看自我:“性”的解释功能 /王小平
327 结语
正是社会调查中这种“主体建构”的视角,
要求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切实地贯彻伦理原则。
329 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 /黄盈盈 潘绥铭
......(更多)
当然,我知道,这一切肯定会被一些人斥骂为“物以类聚”。可是,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连将心比心的的同情都要被指责,那我们还活个什么味道呢?
她的痛苦还来自于她的苦难不能被理解。对于她来说,坐月子已经与她的生命历程交织在一起,是她的生命意义之所在。所以,当她过去经历的苦难被自己的儿子当作“陈芝麻烂谷子”的时候,不仅是她的人生故事,连同她对家庭的贡献都一起被否定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