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科技文化的mook。
本期创刊号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
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
那人类具备不朽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在我们一厢情愿地猜测机器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自己而惶惶不可终日时,人类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变得更像机器。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难道不就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坏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八篇专题文章将解析在共同进化的漫长道路上,人与机器如何成为对方的投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永恒话题——伦理与道德的困境。
专栏文章中,“工具”独具匠心。它分为三个小部分:阐述人与工具的联系、具体工具的展示,以及使用工具制作,旨在凸显科技时代人和工具的新关系。“未来”则是由恒金基金会独家授权的SALT演讲,来自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一次机锋。“遗产”将讲述《全球概览》近半个世纪前不可思议的出版故事,重现一次反主流文化之旅。
......(更多)
帕拉格•卡纳:伦敦经济学院博士,政治经济学家。卡纳被《君子》(Esquire)杂志评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75人”之一。他同时也是TED演讲人。
雷•库兹韦尔:发明家、企业家、未来学家。2012年底,他加入Google担任工程总监。
比尔•乔伊:计算机科学家。太阳微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乔伊被《财富》杂志誉为“网络时代的爱迪生”。
尼克•博斯特罗姆:瑞典哲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主任。他被《外交政策》评为“全球100位思想家”之一。他同时也是TED演讲人。
迈克尔•德图佐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主任。他领导下的麻省理工计算机实验室产生了许多使令世人震惊的创新,例如电子表格、加密技术、 X Window 系统等。
大卫•西格尔:《纽约时报》资深科技和商业记者。2013年,《纽约时报》凭借对苹果等公司的十篇系列报道获得普利策深度报道奖,西格尔是获奖团队中的一员。
弗诺•文奇: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数学教授,计算机科学家。科幻小说大师,五捧雨果奖。文奇同时也是近年科技界著名理论“技术奇点”的提出者。
斯图尔特•布兰德:《全球概览》创始人、出版人,同时创立和联合发起了一系列组织,包括全球商业网络(Global Business Network)和恒今基金会(Long Now Foundation)。。
尼尔•格申菲尔德: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比特与原子实验室主任。他在2004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美国50位最优秀的科学家”。
大卫•布林:美国科学家、硬科幻大师,NASA顾问。揽获科幻小说最高荣誉——星云、雨果、轨迹三奖。
......(更多)
专题: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1.混合现实(作者:帕拉格·卡纳夫妇)
2.最有人味的人(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
3.未完成的赛博格(作者:大卫·西格尔)
4.弗诺·文奇:什么是技术奇点(作者:弗诺·文奇)
5.我想成为后人类(作者:尼克·博斯特罗姆)
6.致大自然母亲的一封信(作者:麦克斯·摩尔)
7.比尔·乔伊:为什么未来不需要我们(作者:比尔·乔伊)
8.只有理性是不够的(作者:雷·库兹韦尔、迈克尔·德图佐斯)
遗产
1.《全球概览》:嬉皮士生存指南(作者:弗雷德·特纳)
2.“全球”效应 六人谈(作者:斯图尔特·布兰德、凯文·凯利 等)
3.如何制作《全球概览》(作者:斯图尔特·布兰德)
前沿
比特与原子:制造你想要的一切(作者:尼尔·格申菲尔德)
未来
人类的进步:一场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辩论(作者:尼尔·弗格森、彼得·施瓦茨)
工具
1.iPhone和布列松的手巾(作者:Masa)
2.可穿戴式设备:数字人的进击
3.如何制作一款字体(图文提供:方正字库)
写作
荣耀之石(作者:大卫·布林)
缓读
1.观鸟记(作者:克里斯·布林)
2.当你的生活中只能保留100件物品(作者:吴涛)
3.恩格尔巴特的左手( 作者:陈朝(量子熊猫))
......(更多)
哪里才是人类自我的存身之所呢? …… 计算机精于数学,是剥夺了人类活动的舞台,还是把我们从一件非人类的活动中解放了出来,让我们得以头一更有人味的生活? 后一观点似乎更具吸引力,可要是你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人味的活动”范围缩小到叫人难堪的地步,它的魅力就褪色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