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江户思想史讲义

江户思想史讲义
作者:子安宣邦
译者:丁国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7-07
ISBN:9787108058416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23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子安宣邦的代表作。

江户时期是日本近现代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包括中国儒家思想在内的日本思想资源进行了新的阐发,建构了其后日本思想史发展变化的若干重要基础,影响至于当代。

本书通过对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伊藤仁斋、荻生徂徕、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江户时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读,重构了江户思想,并以新构建的江户时代观,反观于近代,使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日本近现代思想发展的脉络,而本书作者具有创造性的解读,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方便门径。

......(更多)

作者简介

子安宣邦,1933年生,日本著名思想史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对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代表的时代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其思想卓然成家,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更多)

目录

中文版序 5

原版序 7

中江藤树 10

第一章 “孝”的说教与《孝子传》之间 12

一 孝子藤树 12

二《孝子传》中的人物?藤树 14

三 母亲孝养者?藤树 15

四《孝子传》和《立志传》 16

五 作为逸脱的藤树学 17

六 “如老妪之愚” 18

七 诵经威仪 20

八“民,人也” 21

山崎暗斋及其学派 24

第二章 “敬说”与“心法”言语——日本式“内部”形成的言说 26

一 语“敬”之言说 26

二“道统”之言说 27

三“意义”解释的言说 29

四“心法”的言语?“主宰之心”的言语 30

五“心法”的言语?“敬”的形而上学 31

六 “日本朱子学”的成立 32

七 口语“讲义”与汉文话语 33

八 “中国夷狄论”论争 36

伊藤仁斋(其一) 39

第三章 两部《字义》?儒学的重构与解构——《语孟字义》讲义 上 41

一 两部《字义》 41

二 “诚”字的诠释 42

三 “诚”即“真实无妄” 43

四 “诚”即“真实无伪” 44

五 仁斋“字义”学的策略 46

六 “道犹路也” 47

七 “命名”行为?仁斋 48

八 “命名”行为?徂徕 49

九 “天地之间,一元气而已” 51

伊藤仁斋(其二) 54

第四章 “知天命”之义——《语孟字义》讲义 下 56

一 五十岁?知命 56

二 “天命”与性理学言语 57

三 投向“天命”与人生的视线 58

四 孔子言及的“事例” 59

五 “命”字在语法上的歧义 60

六 仰视之“天” 62

三宅尚斋 64

第五章 “鬼神”与“理”——“祭祀来格”与朱子学派的言说 66

一 朱子与其后继者之言说的偏离 66

二 朱子言说之真诀的评判者 67

三 廖子晦如何撞击大钟 68

四 “以我为主”之非 70

五“根于理而日生者” 72

六 “祭祀来格说”——朱子再解释的言说 74

七 崎门中宗教言说的形成 75

荻生徂徕 77

第六章 先王之道 礼乐耳 79

一 徂徕“礼乐论”言说的射程 79

1 徂徕讲“礼乐” 79

2 明治启蒙与徂徕的复活 80

3 徂徕与霍普斯 81

4 “礼乐刑政”的倡导者?徂徕 83

5 德川文学之罪人? 83

6 “妖怪之真相——枯芒草” 85

二 徂徕“礼乐论”之视点的构成 86

1 “制作论”的立场 86

2 “自然”与“作为” 88

3 “先王”?“外部”视点 89

4 “礼乐论”?“外部”之言说 90

5 徂徕之说,皆本于功利 91

中井履轩 93

第七章 近世儒者知识人的存在及其思想位相 95

一 履轩?“游民”身份 95

二 履轩?“暂住者” 96

三“儒者,乃一艺者也” 98

四 《集注》与《逢原》之间 100

五 如何解读《论语》 102

六“知”与儒学的再生产 104

七“华胥国王”履轩 106

贺茂真渊 108

第八章 万叶世界之表象——文化同一性形成的言说 110

一 万叶之秀歌 110

二 和歌革新的言论 111

三 县居大人之教诲语录 113

四 对《万叶》的关注 114

五 万叶世界的表象(一) 115

六 万叶世界的表象(二) 117

七 万叶世界的表象(三) 119

八 “民族”的歌集 121

本居宣长(其一) 123

第九章 和歌的俗流化与美的自律——“物哀”论的成立 125

一 玩歌之接受与美学的勃兴 125

1 “不若玩赏词花言语” 125

2 当世歌坛状况 126

3 歌会?文化社交体 128

4 和歌的无用性与美学的兴起 129

5 当世之歌论 131

二 “物哀”论之成立 132

1 接受者(读者)之物语理解 132

2 “感兴之心”的自律 134

3 “物哀”歌论的重构 135

4 “人本主义”的文学理论 137

5 “神之御国”的人情论 138

本居宣长(其二) 140

第十章 一国始源之叙述 142

一 作为死角的<朝鲜问题> 142

二 《冲口发》提出的命题 142

三 针对“狂人之言”的驳论 144

四 国家起源神话的再叙述 145

五 忘却造就“国民” 146

【补注】 147

后记 148

岩波现代文库版后记 149

书名索引 151

人名索引 158

译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天地、祖考、自家,合一无间,唯此一个精神也。”(按:耳熟吗?“ 吾心便是宇宙……”)“有灵于位,我之精神聚处,祖考洋洋仿佛于此,即是复生于天地精神之上也。”(132页)

p113 以理为根,便得从理的模子中倾泻而出,出自对方时是此等模样。而从己方来说,以理感之,则所感自然流淌而出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