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身見證了藝術的力量,更具體來說,是爵士樂的力量,
這種力量能夠不斷提升你的生命。」
當代地位最崇高的爵士音樂人,
帶你認識爵士樂的核心精神,以爵士樂的語言解釋當代的生活!
什麼是爵士樂的美學?大多數活動都會一套方法帶領觀眾入門享受眼前的一切,運動比賽有賽評、歌劇有實用的樂曲解說或字幕、博物館有語音導覽。但爵士樂的描述往往很模糊,甚至對音樂家也充斥著「把你的感覺演奏出來」「繼續聽,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如果你還需要問,你永遠不會知道」等玄奧的建議,你聽了還是不懂,徒然覺得自己很不入流。
有太多人認為當今的爵士樂只為鑑賞家而演奏,對一般人而言過於艱澀,沒有可以辨認的根基或目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爵士音樂家溫頓‧馬沙利斯卻認為這些都徹底錯了。為了揭開這層迷霧,幫助一般人學習聆聽爵士樂,理解音樂的弦外之音如何改變一個人的生命,他在這本書中傳遞自己多年來從音樂中學到的一切。
溫頓出生於一九六〇年代的紐奧良近郊,父親艾利斯及三位兄弟均為傑出的爵士樂手,本人更一手帶動美國爵士樂的復興風潮,挽救了垂死的爵士樂,而這一都源於他年幼時看著父親與一幫爵士樂手演奏無人理解的咆勃樂而不改其樂,雖貧困卻能獲得鄰人的敬重,因此懵懂地認識到,這門音樂必然有著深刻的價值。
在成長歷程中,溫頓面對種族隔離下黑人的艱困處境,卻也在爵士樂中找到了自我認同的力量,以及族群融合的可能:精彩的爵士樂演出仰賴樂手互相聆聽、理解彼此的演奏並攜手合作,既要表現個人特色,也要給他人發揮的空間。因此,爵士樂手往往不分種族彼此敬重,融洽相處。在這層認知下,他發現了理解爵士樂的全新觀點,那就是,這門音樂的一切都與人際互動有關。
透過溫頓的觀點來認識爵士樂,讀者將了解音樂家如何演繹藍調的核心,如何與團員共同維繫搖擺的感受。本書以淺顯的方式說明切分節奏、呼應、短歇、齊奏段落等音樂術語,也帶領你認識迪吉‧葛拉斯彼、比莉‧哈樂黛、邁爾士‧戴維斯、歐涅‧柯曼、約翰‧柯川等偉大音樂家的獨特個性與樂風。溫頓生動地描繪出爵士樂手在演奏中的互動,以及個人表現與自我犧牲在爵士樂中的創造張力。這張力不但是搖擺的核心,也是音樂與人生的核心。
藉由本書,我們也將看到音樂背後蘊含的想法如何改變聽者的生命,並從樂手身上學到如何在正當表現自我和為所欲為之間找到平衡,領悟在為共同目標努力時,你有責任尊重他人。最終,我們將發現溫頓透過童蒙之眼從父執輩樂手身上所看到的,美國偉大的音樂的核心價值與精神。
【爵士人生體悟】
關於搖擺
演奏搖擺樂有三個必要條件,包括高度的協調,因為搖擺就像是和踏著即興舞步的人共舞。此外還需要決策者的智慧,對你個人有利的決定,不一定對整個團隊或當下的情況是有利的。最後,演奏搖擺樂需要抱持正面心態,你得相信其他樂手跟你一樣希望做出好音樂,而不會受自我中心的心態所蒙蔽,或者被尚未察覺的音樂缺陷所誤導。
關於藍調
藍調也像疫苗:一種安全劑量的悲傷,幫助你將來面對無可掌控的悲痛。就像以前蓄奴時代,有些父母會虐待孩子,那是為了讓孩子準備好面對接下來的一切。在軍中也是,老兵欺負菜鳥,讓他們在戰爭時不會期待自己能夠得到憐憫。
關於即興
即興,也就是憑空編造事物以脫離困境,幾乎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能力,即使只是及時想出得宜的應對話語。
舞台上的時間流動
當你站在舞台上,時間分為三種:實際時間(不停流逝、平凡無奇的每分每秒)、你的時間(你感受到的時間流逝)、搖擺時間 (你調整自身時間感,將實際時間轉變成與眾人共享的共同時間)。實際時間是恆定的,你的時間來自主觀感知,搖擺時間則是團體合作的成果。每個演奏爵士音樂的人都在試圖創造出一種有別於實際時間,更具彈性的時間感。
本書特色
對我來說,這本書讓我想起了爵士樂原本的模樣。大多數人習慣聽到的爵士樂,是一張張精心雕琢的完美錄音,是一場場大師樂手比拼技藝與熱情,又能合作無間的神蹟展演。但溫頓•馬沙利斯用他的閱歷、經驗(包括在台上被前輩洗臉的經驗)提醒我們,每場爵士樂演出都是在無數個當下發生的事件,每個樂句都是樂手在時間壓力下傾吐的真實情感與思緒。因此爵士樂演出不見得都是完美的,也許在節奏上有瑕疵,或者樂手在獨奏中流露出不安和猶疑,然而這些真實性都是這種人類活動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
讀過這本書,我們將能注意到樂手們在演奏中的互動與交流,也會懂得觀察樂手的性格與其樂音如何相似,這些都是讓音樂在我們耳中與心中開展出更多層次與細節的關鍵。讀這本書會讓我渴望聆聽更多爵士樂現場演奏,而且不見得要是國際級大師樂手或樂團的演奏;因為作者讓我了解到,聆聽與我生活在同個城市,共同享有更多生命經驗的樂團或樂手演奏,反而能讓我獲得更多共鳴,接收到更多樂音中的細膩情感。讓爵士樂由鑑賞目標恢復為感受的對象,是我最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更多)
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
小號演奏家、作曲家,紐約市林肯中心爵士樂團藝術總監。嫺熟古典樂、紐奧良爵士樂乃至咆勃樂、現代爵士樂等各種爵士音樂風格。獲九座葛萊美獎,包括爵士樂及古典樂的最佳獨奏與最佳專輯等多種項目,也是唯一獲得普立茲音樂獎的爵士音樂家。
他出身紐奧良,父親是爵士鋼琴家,從小便耳濡目染爵士樂傳統與爵士樂手的重要人格特質。八歲起與兄長布藍佛一同學習爵士樂,就讀高中期間加入紐奧良當地多支爵士樂團與放克樂團。十八歲時搬至紐約市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隔年加入由亞特•布雷基帶領的爵士信差樂隊,出色的表現為當時疲弱的爵士音樂市場振衰起敝。二十歲成立自己的樂團,並於1983-1987的五年間發行多張葛萊美獎獲獎專輯。1987年與林肯中心合作舉辦爵士樂節目,並於1996年起掌理林肯中心新成立的爵士樂部門。
他也透過大眾媒體推廣音樂教育,製作的電視節目《馬沙利斯談音樂》(Marsalis On Music)、廣播節目《製作音樂》(Making the Music)均獲得美國廣播電視界最高榮譽「皮博迪獎」(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
他擁有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榮譽學位,2011年應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之邀舉辦為期三年的系列講座,自2015年起於康乃爾大學執教。
傑佛瑞‧沃德Geoffrey Ward
傑佛瑞•沃德是歷史學家、編劇及暢銷書作者,其著作包括《戰爭:詳細的歷史,1941-1945》(The War: An Intimate History, 1941-1945)、《爵士樂:美國音樂史》(Jazz: A History of America's Music)以及國家書評獎得獎著作《一流的性情: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崛起》(A First-Class Temperament: The Emergence of Franklin Roosevelt)等等。
......(更多)
前言 ▎這就是爵士樂
第一章 ▎發現搖擺的喜悅
第二章 ▎說爵士的語言
第三章 ▎所有人的音樂:藍調
第四章 ▎演奏的要件與感受
第五章 ▎偉大的融合
第六章 ▎大師的教誨
第七章 ▎無名之物
......(更多)
痛与爱。那就是布鲁斯,就在那。布鲁斯拍打着你的背搂你在怀里。这很难用言语解释,但是只要你听到了在演奏什么,你意识到的就是你一直感受到的。 布鲁斯是你对某物的哭喊,确切地说是哀号。而且它关乎你的回忆。那就是为什么布鲁斯是如此美妙的人生音轨。它涵盖了各种极端的经历,不夸大也不自怜,它承诺更好的时光会到来。
布鲁斯是伟大的传道者,她将会解释事物的内在本质。她决心要触动你,规劝、吸引、解释,不管用什么方式。布鲁斯乐手们用乐器做的是同一件事,哭泣或呻吟,呼喊或低语—提供你所需要的任何慰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