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热爱电影,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伟大的知音,他们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里爱、让•雷诺阿、路易•德吕克、安东尼奥尼、安德烈•巴赞、乔治•萨杜尔、亨利•朗格卢瓦、特吕弗……他们曾改写了电影史,并非因为他们在特定时代担负了某个身份,更因为他们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
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有诗歌、歌剧和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唯一。电影包容一切——他们的确做到这一点,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迷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电影的热爱、信仰和忠诚,如果没有对电影的爱,就没有电影的历史。
本书作者根据旅法多年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述了“迷影”如何改变了电影和电影文化的历史,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从因痴迷电影而破产的乔治•梅里爱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与萨特的论战,从1950年代的“作者论”到1968年的“朗格卢瓦事件”……作者从“迷影情结”衍生的理论话语和美学话语角度触发,对“上镜头理论”、“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等电影理论史上诸多重要话题的话语背景进行了清理,文笔生动又不失严谨,是电影爱好者、电影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
......(更多)
李洋,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欧盟大学协会(Erasmus mundus)客座研究员,《看电影》杂志、《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译有《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莱昂内往事》,2006年以“大旗虎皮”的网名创办中文电影百科网站。
......(更多)
导言:迷影文化与电影史
1829-1895:游戏冲动与电影的诞生
1895-1912:梅里爱与导演的诞生
1919-1924:德吕克与电影批评的诞生
1916-1926:让•雷诺阿的迷影时光
1936-1950:安东尼奥尼的影评生涯
1936-1968:朗格卢瓦的“电影教堂”
1944-1958:安德烈•巴赞的遗产
1946-1967: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
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
1953-1968:罗热•泰耶尔与《正片》杂志
1973-1981:特吕弗的“文化上正确”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
1981-1991:雅克•朗格改革
结语:从“作者论”争论看“迷影话语”的本质
附一:电影迷恋与场面调度——让-米歇尔•傅东访谈
附二:论作者论/安德烈•巴赞
附三:1968:风暴中的戛纳/李洋
后记
......(更多)
If cinephilia is dead, then movies are dead too... - Susan Sontag
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个词语背后强大的文化身份,这个词来自1920年代法国导演、影评人Louis Delluc创造的法语词"cinéphilie",特别指人对电影所产生的独特迷恋。 Susan,"这种迷恋不仅仅是喜欢,而是一种电影的审美品位,建立在大量观看和重温电影辉煌历史的基础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