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傅斯年的代表作,不仅详细分析了各种史料的分析、鉴别与应用方法,而且强调了“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的观点。另附其残稿“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何兹全先生评价此稿“足以使傅斯年坐上20世纪中国史学大师的宝座,享有大师荣誉”。
......(更多)
傅斯年(1896—1950),历史学家。字孟真,山东聊城。在北京大学国学门学习期间曾参加1919年五四运动,任生游行队伍总指挥。后赴英、德留学。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代理文学院长。1928年参与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并从此担任所长23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北京大学代理长,后任台湾大学校长。他研究历史注重从史料出发,提出著的“史学即史料学”观点。著述结集为7卷本《傅斯年全集》。
......(更多)
史学方法导论
拟目
史料论略
第一章史料之相对的价值
第一节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
第二节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
第三节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
第四节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
第五节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
第六节本事对旁涉
第七节直说与隐喻
第八节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
夷夏东西说
一、毫-商-殷
(一)商代发迹于东北,渤海与古兖州是其建业之地
(二)毫
(三)商代拓土之三期
二、夏迹
三、夏夷交胜
四、诸夷姓
(一)太皞之族
(二)少嗥之族
五、总结上文
姜原
一、姜之世系
二、姜之地望
三、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四、姜羌为一字
周东封与殷遗民
大东小东说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二、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三、周公之事功
论所谓五等爵
一、五等称谓的淆乱
二、公侯伯子男释字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更多)
小事如此,大者可知。一个人的自记是断不能客观的,一个民族的自记又何尝不然?本国人虽然能见其精细,然而外国人每每能见其纲领。显微镜固要紧,望远镜也要紧。测量精细固应在地面上,而一举得其概要,还是在空中便当些。这道理太明显,不必多说了。
必于旧史史料有工夫,然后可以运用新史料;必于新史料能了解,然后可以纠正旧史料。新史料之发见与应用,实是史学进步的最要条件;然而但持新材料,而与遗传者接不上气,亦每每是然。从此可知抱残守缺,深固闭拒,不知扩充史料者,固是不可救药之妄人;而一味平地造起,不知积薪之势,相因然后可以居上者,亦难免于狂狷者之徒劳也。
以愚推测所及者言之,欲重分中国历史之期世,不可不注意下列四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