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作者:[美] 简·博克(Jane B. Burka) / [美] 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
译者:蒋永强 / 陆正芳
副标题: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12
ISBN:9787300113906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115

内容简介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更多)

作者简介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

......(更多)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拖延vs行为

第1章 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第2章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症

第3章 对话拖延:拖延你好,成功再见

第二部分 拖延vs心理

第4章 挣扎中的拖延者:成为战败者怎么办

第5章 心理舒适区:对亲近与疏远的恐惧

第6章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第三部分 拖延vs大脑

第7章 世界上存在“拖延基因”吗

第8章 如何打造大脑的全局领导力

第9章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第10章 拖延行为模式的法庭大调查

第四部分 拖延vs 征服之战

第11章 作战前传:拖延大盘点

第12章 作战武器: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

第13章 作战方法A: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第14章 作战方法B:学会“接受”和“拒绝”

第15章 作战方法C: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

第五部分 拖延vs建议

第16章 对患有注意力缺失紊乱和执行功能障碍拖延者的一些建议

第17章 巧妙应对造成拖延的文化压力

第18章 聪明摆脱被动拖延的怪圈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附录二 拖延处理技巧汇编

......(更多)

读书文摘

将拖延看成是一个信号。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

不是:我又在拖延,我恨我自己。

而是:我又在拖延,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记住:你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动。

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小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你可以说杯子是半空的,也可以说它是半满的。

记住: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现在我打算去看一部电影。

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做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不是:我累了(抑郁/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说不,不要去做额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

为了从事重要的事务,你可以决定对“急迫”的事情置之不理。

不是:我必须对任何需要我的人有求必应。

而是:在工作的时候,我没必要接听电话。我会收看留言,然后在我做完事情后再回电。

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甚至扔掉不管!)。你真的是能够做这件事的惟一人选吗?这件事情真的有必要去做吗?

记住:没有人可以什么事情都做——你也是。

不是:我是惟一一个可以做好这件事的人。

而是:我会给这件事找个合适的人来做,这样我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第一个(或者第二、第三个)困难时,不要放弃。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论文了。我想去看场电影。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你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15分钟才能做完一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钟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是相当有意义的。

不是:我只有15分钟时间了,何必费力去做呢?

而是:在接下来的15分钟时间内,这件事的哪个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是:我一坐下来就要把事情做完。

而是:我可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什么?

现实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问自己:这个任务事实上将花去我多少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投入其中?

不是:明天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而是:我最好看一下我的日程表,看看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上次那件事花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期。

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一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不是:我打算要写那份报告。

而是:我今晚将花半小时设计表格。明天我将花另外半小时把数据填进去,再接下来一天,我将根据那些数据花一个小时将报告写出来。

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不要异想天开,要从小事做起。不要过于理想化,而要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

不是:我绝不再拖延!

而是: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时间学习数学。

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是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九月一日之前打扫和整理我的车库。

许多拖延者发现拖延似乎有其自身的生命和意志。他们将之比拟为乘坐在一辆过山车上,情绪随之起起落落,虽然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他们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你或许在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内都挣扎在这个怪圈当中,或者,你也可能从头到尾只需要几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怪圈。

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当你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总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它完成。虽然你感到自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马上就开始,但是你还是相信:不管怎么样,事情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安排,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发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时候,你的希望才变成了担忧。

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了,这一次想要好好做的幻想破灭了。你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你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上手做事,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得做点什么,但是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你还是抱着一些希望。

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上手做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有一个理想的开端,甚至也不再是如何给自己做事的压力,而是一种不详的预感取代了所有那些剩余的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你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那些可能会永远地毁了你生活的可怕后果。

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你意识到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责备自己。如今站在悬崖边缘,你后悔不已,知道你应该早一点开始做事。一个拖延者这样说道:“我处于不停的哀叹之中。”

“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被避开的事情,拖延者什么事情都愿意做。重新整理书桌,清理房间,或者尝试按照新的食谱饮食,要做这些事情的强烈愿望突然变得无法抗拒起来。当初那些事情还没有这么繁重,但是你却避而不做,现在它们迫切需要你马上开工,但是你此刻却在做其他一些事情,忙得不亦乐乎,并以此来安慰自己,“好,至少我做成了一些事情!”那些转移你注意力的事务有时候让你处理得效果显著,以至于你相信在那件事情上你也正在大步迈进,但是最终,它仍然有待你去完成。

“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许多拖延者想要通过一些愉快的、立竿见影的活动让自己分散注意力。他们可能会去看电影,做运动,与朋友们待在一起,或者在周末去做徒步旅行。虽然你努力让自己自得其乐,但是还有事情没有做完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你所感受到的任何一点快乐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负疚、担忧和厌烦。

“我希望没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却没有一点眉目,拖延者开始感到惭愧。你不想任何人知道你的窘境,所以你可能会通过种种方式加以掩盖。你让自己看起来很忙,即便你不在工作;你创造一种事情不断取得进展的假象,即便你根本就没有迈出过第一步;你或许会躲藏起来——避开办公室,避开同事,避开接电话,你会避开任何会揭示真相的接触。随着掩盖行为的继续,你可能会通过精心编织的谎言来掩饰你的延误,同时内心却深感自己心术不正。(当人们对你祖母的去世深表哀悼的时候,你心里明白她活得好好的,正在佛罗里达玩桥牌呢。)

“还有时间。”虽然你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是你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你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你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我这个人有毛病。”此刻你已经绝望了。早点开始做事的良好意图没有实现;负疚、惭愧和痛苦也无济于事;盼望的奇迹也没有出现。对是否能完成任务的担忧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是我……我这个人有毛病!”你可能会感到自己缺少了什么其他人都具有的某些东西——自我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无论如何,他们能行!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