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马铃薯的日子》不是自传文学,但既然涉及我个人一些经历,总可算作自传文字。我记下这段生平的用心,是为了励志。当然,今天香港的社会环境,与五十年代是云泥之别。但我相信,即使今天大部份香港青年在求学、就业和生活都有改善,总还有一些人是个例外。《吃马铃薯的日子》,也就是为了这一类没有享受到父母或社会福荫的人。
书中的《童年杂忆》,成于八十年代,却可看作《吃马铃薯的日子》的前身。抚今追昔,吃马铃薯的日子,比起童年那段岁月来,并不算是什 折磨。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栉风沐雨、旰食宵衣,也是值得的。
我想香港一定有不少与我童年经验相似的孩子。我希望他们看了本书,也会像我当年的决心一样:咬牙,挣下去。
......(更多)
刘绍铭,广东惠阳人,一九三四年生于香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一九六一年赴美,一九六六年获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系。一九六八年回港,任教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英文系。三年后,应新加坡大学英文系之邀,出任高级讲师。后又辗转回美,定居于威州Madison,为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现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中文系主任。 主要着、译有:散文集《旧时香港》、《文字岂是东西》、《怎生一个闲字了得》、《情到浓时》,小说《二残游记》,专论《曹禺论》,中译欧维尔《一九八四》、以撒辛尔《 子金宝》、马拉末《伙计》,英文编译《含英咀华:中国古典文学英译》(合编)。
......(更多)
......(更多)
记得小时候失学,叔伯辈想我将来谋生有一技之长,把我送到一家会计专科学校学会计,一个月下来,除借贷方两个名词外,什么都忘了。
可是嘛,就想不到要在这里穿起白色号衣来服侍美国的少爷、小姐和老太爷、老妈子。而且,卖报和当学徒时,我中学都没有念过,根本没有“斯文扫地”的观念,但是我现在是台大学士、华大英语系的研究生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