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卫报》和《华盛顿邮报》先后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自2007年起直接从谷歌、脸书、雅虎、微软等9家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库中搜集海量用户数据,引发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这便是轰动世界的“棱镜门”事件。几天之后,这一事件的主人公爱德华·斯诺登主动向世人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一时间,他被贴上了“英雄”“叛国者”“吹哨人”“罪犯”等标签。
但这本书不是写斯诺登的,或者说不全是在写他。作者巴顿·格尔曼作为最初直接与斯诺登对话的三名记者之一,从斯诺登那里收到上万份保密文件。自此,格尔曼便踏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调查性报道之旅。他循着斯诺登提供的线索,抽丝剥茧,克服技术迷障,层层深入那个保密世界,追踪“棱镜”“星风”“上游”等一系列政府监控项目的起源和运作机制,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庞大的国家监控机器的全貌。其间,他被迫与未知的对手展开一场不断升级的“间谍战”。他被政府高层视为叛国者的“同谋”或“代理人”,随时可能遭到突袭;他眼见自己手中的电子设备遭遇黑客攻击,时不时还要应对试图套取信息的狡猾骗子,收到恶意软件、钓鱼邮件等更是家常便饭。
在这些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严谨的新闻工作者对政府权力进行问责、维护公众权益的强烈责任心。他不惮于揭露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权力滥用问题和道德争议,就政府权力行使的界限和原则引发公众深思。
......(更多)
巴顿·格尔曼(Barton Gellman)
美国知名调查记者,三度斩获普利策奖,两次荣获乔治·波尔卡新闻奖,还曾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颁发的“调查报道金匠奖”。自2013年起在美国世纪基金会担任资深研究员。此前曾在《华盛顿邮报》任职21年,先后担任法律、军事、外交、国际版块记者。曾著有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的传记《垂钓者》,入选《纽约时报》畅销书。
......(更多)
我告诉Verax,格林沃尔德确实非常聪明,他不惮于揭穿那些伪善者的面孔。他要求所有的官方声明都要有据可依,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但他和他的对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关注的事实和依据都是有选择性的。我认为,只关注那些能证明自己论点的事实,这应该是诉讼律师的行为,而不是一名记者应该做的。
有关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这一点,真的没有更多要说的吗?我问道,他难道不担心这份文件一旦泄露,会导致“一些策略、技巧、程序或技术被曝光,从而将使外国情报人员获利”吗? 这一点激怒了他,他再一次暗示对我的职业价值观表示怀疑。“我有点担心,记者所接受的职业训练使他们觉得赋权精英阶层可以不惜牺牲大众固有的隐私权,并以守护这一行为逻辑为己任。”他写道。
......(更多)